城里的故事,故事里的城——建筑文化艺术之四合院
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,辽代时已初成规模,经金、元,至明、清,逐渐完善,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。
四合院一般是坐北朝南,院门都开在东南角,而不开在正中。这样设计据说是八卦方位,即所谓的“坎宅巽门”:“坎”为正北,在“五行”中主水,房子建在水位上,可以避开火灾;“巽”即东南,在“五行”中为风,进出顺利,门开在这里图个吉利。
第一城的四合院占地9594平方米,建筑面积7380平方米,邻水而建,共有8套,每套四合院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,仿照老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和形式设计建造,二进院落形式,由正房、东西厢房、倒座、主院和跨院组成。每套四合院包括套房、标准间、会客厅、厨房和餐厅,共6个卧室,大小12个床位。屋内家具陈设全部明清风格。明尚简约,古朴典雅;清尚繁复,富丽堂皇。红木质地,纹理清晰,雕刻精美,古色古香,面叶吊牌,做工精致,陈设之器,古董珍玩,瓷瓶铜镜,字画玉雕,不胜枚举。此外,每间房内还设有独立卫生间和中央空调、宽带、电视、电话等现代功能设施,既有浓郁的仿古情调,又不失现代化的方便与舒适。院内平坦开阔,叠石造景,流水潺潺,花草芬芳,清净隽雅。胡同间的紫藤、葫芦,院门口的石鼓、门墩儿,深深的院落,高高的围墙,无一不体现出东方传统文化的深邃意境。
2019年10月12日 09:45
ꄘ浏览量:0